
全自動菌落分析儀原理與操作規程【優云譜】←點擊前方鏈接進行詳細了解
全自動菌落分析儀是基于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自動化檢測設備。其工作原理首先通過高分辨率成像系統獲取培養皿的數字化圖像:儀器內置2000萬像素彩色相機,在360°環形四色LED無影光源照明下,配合全封閉暗箱消除環境光干擾,確保采集到菌落輪廓清晰的原始圖像。

在圖像處理階段,設備運用專業算法對圖像進行分割識別。系統通過邊緣檢測、顏色區分和形態學分析等技術,準確識別每個菌落的邊界,即使對于緊密相鄰的黏連菌落,也能通過智能分割算法實現精準區分。儀器特別配備了多種專用計數模式,可針對不同特性的菌落(如微小菌落、熒光菌落等)采用識別策略。
標準操作規程
準備工作階段,需先開啟全自動菌落分析儀電源,啟動控制軟件,進行系統自檢。將待測培養皿平穩放置于載物臺中心位置,關閉儀器門扉確保全封閉檢測環境。
參數設置時,根據樣本特性選擇相應的計數模式。
對于常規細菌菌落,可選擇"分散菌計數"模式;對于真菌等易形成擴散性菌落的樣本,則適用"黏連菌計數"模式。同時需設置合適的培養皿直徑和稀釋倍數等基本參數。
圖像采集過程中,通過軟件界面啟動自動成像程序。
全自動菌落分析儀將根據預設的光源方案自動調節照明條件,獲取對比度的菌落圖像。
對于特殊樣本,如需要熒光檢測的大腸埃希氏菌,可啟用366nm紫外光源進行拍攝。
結果分析階段,系統自動完成菌落計數后,操作人員應進行必要的人工復核。利用軟件提供的編輯工具,可對誤判區域進行手動修正,添加遺漏菌落或刪除非菌落顆粒。確認無誤后,系統將自動生成包含菌落形態參數和統計數據的檢測報告。
質量控制要點
為確保全自動菌落分析儀的檢測準確性,需定期進行性能驗證。包括使用標準菌落板驗證計數精度,通過尺寸標定板確認測量準確性。每次檢測完成后,應及時使用254nm紫外燈對樣品腔進行消毒處理,避免交叉污染。該儀器通過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和智能化的圖像分析,實現了菌落計數工作的規范化和自動化,為微生物檢測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。